![]() ![]() |
|
共 同 研 究 室 電 子 報 第八十六期 FEB.10.2021 |
|
本期目錄 下期主題
單細胞西方墨點法
快速連結
|
本期介紹之影像技術平台乃是採用層光顯微技術、超解析影像技術和組織透明化處理技術,充分改善傳統病理切片的缺點,並以上千倍的速度擷取,得到樣本的三維結構影像。不論是要重新建構組織樣本中的結構,還是要進行投藥模式研究,均相較於過去之研究資訊有顯著的進步。下一期電子報主題為「單細胞西方墨點法」,敬請期待,並竭誠歡迎您訂閱共同研究室電子報以收取儀器介紹、研究新知、與每月訓練課程資訊,更歡迎您與我們聯絡,給予我們建議與鼓勵。
諾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黃元孝執行長 「病理切片」是目前研究和臨床上觀察組織型態最普遍的方式。檢體透過組織脫水、石蠟包埋、切出3~5微米(μm )厚度的薄片,再進行染色,便可透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微觀的細胞形態和特定蛋白質的表現。然而,石蠟包埋切片只能提供2D、單一剖面且不到百分之一的組織資訊。 在腫瘤或鼠腦器官的微觀環境下,細胞種類極為複雜(tissue heterogeneity),以單一切面上的資訊做病理判讀,無法代表整塊組織的資訊。因此,即使病理切片的資訊解讀正確,仍因為無法代表整體的病理狀態,而導致醫療成效不佳。整體而言,上述的病理切片步驟,仍有可改善的地方,包括:(1)增加組織的利用率,(2)減少切片過程中造成的組織變形,(3) 增加3D影像輔助判讀。因此,病理影像技術仍需要革命性的改變。
傳統石蠟包埋切片病理影像(小鼠腦免疫螢光染色)
3D全組織病理影像(小鼠腦免疫螢光染色) 「3D全組織病理影像技術平台」,以層光顯微技術、超解析影像技術和組織透明化處理技術,充分改善傳統病理切片的缺點。首先以大組織澄清染色技術(Tissue Clearing & Whole Tissue Multiplex Immunolabeling),加上高速層光顯微鏡(Lightsheet Microscopy)掃描,以上千倍的影像擷取速度,取得檢體尺寸在公分(cm)級的全組織三維結構影像,再經過獨特的影像運算及處理,能達到精準的定量分析,並做完整的視覺呈現。相較目前研究上普遍最多300微米(μm)厚度的組織影像,此平台卻能提供公分級厚度的影像結果,是因為有更新穎的樣品製備技術,包含能對1~2公分厚度的組織做3D免疫螢光染色,以及有完善的組織固定技術,能保存所有的蛋白質與核酸資訊,再進行影像的擷取。
Reproductive System Neurobiology 以目前國內的技術而言,正開發2公釐(mm)的乳癌組織厚切片3D免疫組織化學染色(3D-IHC)影像分析平台,希望以層光影像技術來克服臨床上癌組織資訊量不足之疑慮;不用昂貴的建置費,也不用多年的病理檢驗經驗,就可以擁有最高品質的3D組織影像及最精準的分析判讀工具,期望建立全球首屈一指的3D癌症病理資料分析平台。
Cancer Therapeutic Discovery Drug Delivery 詳細網頁連結:https://nebulumtech.com/
歡迎您訂閱共同研究室電子報以收取儀器訓練與研究新知課程講習相關資訊 。
為持續提供優質之研究服務,便於日後聘用專職技術人員、購置新儀器、現有儀器汰舊換新與維護保養等等,敬請於使用共同研究室資源並發表論文時,於論文致謝(Acknowledgement)處加入致謝共同研究室之文句,並於論文發表時通知共同研究室管理人員。致謝文句請依實際使用情形書寫,或請參考以下範例:We
thank the staff of the Core Labs, Department of
Medical Researc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for
technical support. |
第八十六期 FEB.10.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