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部(Department of Medical Research)
 

共 同 研 究 室 電 子 報   

137May.10.2025

本期目錄

主編的話

研究服務公告

生物透明化技術概述

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訓練暨新知課程

下期主題

論文寫作用AI:省力還是幫倒忙

快速連結

臺大醫院

醫學研究部

前期電子報

我要訂閱電子報

聯絡我們

 

主編的話

生物顯微影像上往往需要呈現三維的結構,如此更能解釋生理及病理上的意義。但由於生物組織樣本具有厚度,傳統上若非經由切成薄片,樣本深處的樣貌往往會被本身的結構所隱蔽;此時就需要使用樣本透明化技術,才可讓內部細節一覽無疑。本期電子報將概述現階段生物組織樣本透明化技術,並舉出各方法間的優缺點及限制,讓各位研究人員對此技術有初步的了解。若您有興趣或是研究上的需求,也歡迎與台大醫院顯微影像核心聯繫與討論,我們會提供有關組織透明化的資訊,及相關可用的資源。下一期電子報主題為[論文寫作AI:省力還是幫倒忙],敬請期待並竭誠歡迎您訂閱共同研究室電子報收取儀器介紹、研究新知、與每月訓練課程資訊,更歡迎您與我們聯絡,給予我們建議與鼓勵。


研究服務公告

共同研究室免疫研究核心113年購入細胞斷層掃描分析儀及光譜式多色流式細胞儀兩項儀器,近期更新相關使用注意事項及新增收費標準請詳見核心網頁公告。歡迎研究人員多加使用,如有問題請電洽分機263647希望我們所提供的訊息對您的研究有所助益,服務品質也令您滿意,為了共研長期的經營運作,請您於發表文章時惠予致謝共同研究室,作為服務成效評鑑之用。
 
                                        
 TOP                    


生物透明化技術概述

孫金生物科技 林志勇博士

科學家長期以來採用連續切片與顯微鏡擷取方式,以獲取樣本內部的三維生物資訊,但缺點是此過程不僅耗時費力,且常發生因切片造成樣品破壞,而導致影像資訊遺漏的問題。近年來因透明化技術的成熟發展,樣本可免除繁瑣切片的過程,而直接進行其內部的細微形態結構觀察。本期電子報介紹生物組織透明化技術,期能讓讀者初步了解不同透明化技術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透明化原理:

當光波通過折射率不一致的生物組織時,會導致光波在不同物質界面處產生折射,從而使波前的形狀出現失真,也就是光散射的現象。所以,將生物組織內部的折射率趨近一致化,即可呈現出透明的效果,再藉由配合如共軛焦顯微鏡與螢光標定等技術,可完整取得樣本內部清楚的3D影像目前依透明化使用方式不同,大致分為2類,分別是有機溶劑(solvent-based clearing)及水溶液型(aqueous-based clearing)
 

一、有機溶劑型透明化技術:

有機溶劑處理過程中,固定後的樣品會再經脫水處理,並置入高折射溶劑中浸泡進行透明化程序。常見的方法如BABB(Dodt et al.,2007)DISCO系列(Cai et al.,2019;Erturk et al.,2012;Pan et al.,2016;Renier et al.,2014),其優點在於操作容易及快速,適用於全器官或完整個體的透明化,但須注意溶劑的毒性與腐蝕性、樣品形變與體積萎縮、螢光蛋白訊號淬滅(quenching)、自發性螢光背景值(autofluorescence background)上升等不良影響。
 

二、水溶液型透明化技術:

水溶液方法可避免上述有機溶劑對實驗者或樣品帶來的不良影響。常見的水溶液技術可再細分為3: 水凝膠式(Hydrogel embedding)、超水合式(Hyperhydration)、簡易式 (one-step clearing)

 1.水凝膠式

史丹佛大學Diesseroth教授團隊於2013年創新發明CLARITY 技術(Chung et al.,2013)。樣品先透過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丙烯醯胺(Acrylamide)及蛋白質三者鍵結形成高分子生物水膠(hydrogel),再經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移除細胞膜脂質,最後於高折射率水溶液進行透明化。其優點是透明效果佳、抗體可重複多次進行標定、可保存螢光蛋白訊號,亦可適用於全器官或完整個體的透明化。但此實驗過程複雜,初學者如欲自學進行,將較為困難。

 2.超水合式

運用高濃度的尿素與非離子型介面活性劑等對樣品進行變性(denature)與去脂化(delipidation)以提昇樣品的含水性,並同時降低樣品內折射率,是這類型技術的特色,以Scale(Hama et al.,2011)CUBIC(Tainaka et al.,2014)為主要代表。操作簡便、良好的透明化效果以及可保存螢光蛋白訊號等,是這類方法的優點,適用於全器官或完整個體的透明化,但缺點是不能進行細胞膜染色實驗、樣品的體積會增加大約50%、有24%~41%蛋白質流失的風險,以及須長達3~4週的實驗時間,是使用此方法的困擾(Richardson and Lichtman, 2015)

 3.簡易式

樣本只進行短暫的通透性處理(permeabilization)之後樣品即可直接浸泡於高折射率的水溶液內進行透明化,省去繁瑣的水膠化或去脂化等處理步驟是這類型技術的特色,SeeDB(Ke et al.,2013)ClearT(Kuwajima et al.,2013)RapiClear(Gomariz et al.,2018)等方法為主要代表。其操作流程安全、簡便、快速、可妥善保存螢光蛋白訊號、樣品不變形、可進行細胞膜染色實驗與抗體螢光標定等眾多優點,所以吸引許多科學家使用。

三、脫色干擾:

色素普遍存在生物樣本,例如:血紅蛋白(hemoglobin),黑色素(melanin)和脂褐素(lipofuscin)等,因具有吸光與自發性螢光的特性,所以常會降低透明化樣本的螢光訊號品質(Tuchin,2015)。解決方法則可使用過氧化物(peroxides)、酸性丙酮(acid acetones)、強鹼基(strong bases)Quadrol搭配銨溶液(ammonium solutions)等物質降低色素的干擾(Richardson and Lichtman, 2015)

結語:

生物樣本透明化後所獲得的3D影像可進一步結合如轉錄體學(transcriptomics)、代謝體學(metabolomics)、或蛋白質體學(proteomics)等技術,對樣本於結構與功能上進行更客觀分析,所以,諸如測試治療方案與藥物開發等都可受益於透明化技術的應用。

 

TOP   


儀器訓練及研究新知課程

儀器訓練課程報名

0513 大規模GMP級外泌體分離純化流程概要課程
0521 超高速/高速落地型冷凍離心機實機訓練課程

研究新知課程報名

0514 實驗動物精準放射治療研究SARRP(Small Animal Radiation Research Platform) by Xstrahl
0516 CyTOF XT 質譜流式細胞儀在單細胞及組織空間體學上的應用
0523 單細胞篩選平台(Beacon)於細胞治療與抗體研發的應用
0523 A revolutionized tool for discovery of unknown proteome in spatial biology 
高階光標靶影像分析儀(SYNCELL Microscoop)

歡迎您訂閱共同研究室電子報以收取儀器訓練與研究新知課程講習相關資訊 。

 TOP  


為持續提供優質之研究服務,便於日後聘用專職技術人員、購置新儀器、現有儀器汰舊換新與維護保養等等,敬請於使用共同研究室資源並發表論文時,於論文致謝(Acknowledgement)處加入致謝共同研究室之文句,並於論文發表時通知共同研究室管理人員。致謝文句請依實際使用情形書寫,或請參考以下範例:We thank the staff of the Core Labs, Department of Medical Researc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for technical support.
 

137                                                                                                                                                                                                                                        May.1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