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部(Department of Medical Research)
 

共 同 研 究 室 電 子 報   

113MAY.10.2023

本期目錄

主編的話

研究服務公告

Olink Proteomics 高通量蛋白質體學介紹與應用

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訓練暨新知課程

下期主題

新世代循環腫瘤細胞影像病理技術介紹

快速連結

臺大醫院

醫學研究部

前期電子報

我要訂閱電子報

聯絡我們

 

主編的話

link是利用Proximity Extension Assay技術,可在微量樣本中,精準檢測檢測 203000 種蛋白質的高通量蛋白體學的產品。該產品可以協助研究人員精準地篩選出蛋白標記物,加速藥物開發過程、改善疾病的預測與檢測,進而達到精準醫學目標。下一期電子報主題為「新世代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on Tumor Cells)影像病理技術介紹,敬請期待並竭誠歡迎您訂閱共同研究室電子報收取儀器介紹、研究新知、與每月訓練課程資訊,更歡迎您與我們聯絡,給予我們建議與鼓勵。


研究服務公告

為強化與本院院內單位間之學術交流,促進未來合作之可能,醫研部將在516日及17日上午於台大醫學院103講堂辦理112年度醫學研究週學術研討交流會,由本部研究人員將針對個人研究主題與成果、可合作方向、與核心所提供的服務進行演說與介紹。歡迎同仁踴躍參加。另感謝各位同仁對共研免疫核心服務的支持,茲112年度海馬生物能量測定儀耗材試劑採購價格調漲,自五月起本核心就部分耗材試劑金額做出調整,詳細內容請至儀器預約系統免疫核心頁面查詢,如對此次費用調整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免疫核心,再次感謝支持與指教。希望我們所提供的訊息對您的研究有所助益,服務品質也令您滿意,為了共研長期的經營運作,請您於發表文章時惠予致謝共同研究室,作為服務成效評鑑之用。
 
                                        
 TOP                    


Olink Proteomics高通量蛋白質體學介紹與應用

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黃禹馨專員 

前言:

Olink Proteomics2016年成立,總部設於瑞典,其產品技術核心為 Proximity Extension Assay (PEA),中文稱為「鄰近延伸分析技術」,可在 1 - 8 μl 樣本中精確檢測 21 -3,072 種蛋白質。此技術在精準蛋白質體學研究中發揮重要功能,為多體學研究提供了新的選擇,高效準確並同時檢測多種重要蛋白質生物標誌 (biomarker),更可以整合次世代定序數據,用於疾病預測、診斷及預後、病例分層、基礎研究、生物標記篩選、新藥靶點、pQTLs 等研究中,進而達到精準醫學目標。

 

傳統蛋白質檢測技術面臨的限制與挑戰:

分子生物學的蛋白質體檢測技術有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 (ELISA / digital ELISA Simoa)、電化學發光法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Meso Scale Discovery)、多重因子檢測分析 (Multiple Immunoassays Luminex)、蛋白質質譜鑑定 (Mass Spectrometry) 等,但常見問題有:

  1. 靈敏度較差:以Mass Spectrometry為例,雖然一次可檢測上千種蛋白質,但以檢測中高表現量蛋白為主 (µg/ml - mg/ml),低濃度蛋白 (pg/ml - ng/ml) 的偵測有限制。

  2. 專一性較差:以multiplex ELISA系統為例,雖具有同時偵測數十個蛋白的能力,但抗體間有交叉反應的問題,造成偵測訊號錯誤。

  3. 偵測範圍較窄:因蛋白質表現量差異大,要單一樣品中同時檢測高與低表現蛋白具有限制,ELISA檢測範圍為2 logs,而以電化學發光法的Meso Scale Discovery (MSD)  3 logs

  4. 樣品需求度高:以ELISA系統為例通常需 50 – 100 µl 樣品體積,若該實驗計畫需要同時執行多重蛋白探討,那麼樣品損耗則更高。

  5. 因為上述各種技術的限制,即伴隨著低通量且高成本的劣勢了。

Proximity Extension Assay (PEA) 技術原理:

PEA 結合了蛋白和抗體免疫反應與寡核苷酸擴增的兩種技術,如下圖所示,(1) 以兩個寡核苷酸標記的抗體與樣品中的目標蛋白質結合,(2) 在鄰近雜交的兩條寡核苷酸進行鹼基互補配對,形成 dsDNA 模板,(3) 透過PCR增幅此DNA barcode,每一種DNA barcode則代表特定的蛋白質,(4) 偵測步驟則分為Olink Signature Q100 (qPCR平台) Illumina NovaSeq 6000 (NGS平台) 兩種方式,透過此技術可將蛋白質訊號轉換成核酸訊號。和傳統蛋白質檢測技術相比,Olink Proteomics同時具備了高靈敏度 (fg/ml - mg/ml;檢測範圍10 logs)、高專一性、低樣品需求 (1 - 8 μl)、並實現高通量分析。


 

蛋白質套組可依研究需求彈性選擇:

Olink Proteomics產品分成了 Explore 3072 / 384 panel (NGS平台) Target 96 / 48 panel (qPCR平台) 以及 Focus / Flex panel (qPCR平台),可以分別檢測研究者感興趣的蛋白組合。Explore 系列分為四大類: CardiometabolicInflammationNeurologyOncologyTarget 96 則有 14 種人類套組與1種小鼠套組;Focus / Flex panel 則屬於客製化套組,可以依需求設計成特定蛋白組合套組。

應用分享:

Next generation plasma proteome profiling to monitor health and disease」在2021年發表於 Nature Communications,這也是第一篇採用Olink Proteomics Explore產品所發表的文獻,主要探討健康者與T2D糖尿病患者在治療期間的蛋白質組體學分析上的差異性。實驗設計分別有健康人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兩群,並有不同採樣點完成長期追蹤,另外在糖尿病患者群也有用藥前後檢體收集點。本研究透過Olink Proteomics技術,完成三大目標:整合原有的WGS數據和Olink蛋白質體學數據,執行pQTL分析找到適合的藥物開發靶點;透過健康組和疾病組比對,區分健康人群的胖瘦條件,進而找到第二型糖尿病的生物標記物,預期做到早期診斷之用;最後則透過T2D疾病組用藥前後反應來找到差異表現蛋白,期望做到精準用藥。本文獻完整展示了Olink Proteomics所能做到的各項應用範疇。

相關資料與參考文獻

  1. Zhong, W., Edfors, F., Gummesson, A. et al. Next generation plasma proteome profiling to monitor health and disease. Nat Commun 12, 2493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2767-z

  2. Joshi, A., Rienks, M., Theofilatos, K. et al. Systems biolog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multiomics approach. Nat Rev Cardiol 18, 313–330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69-020-00477-1

TOP   


貴重儀器訓練及研究新知課程 

貴重儀器訓練課程:課程網路報名

0511 螢冷光膠體影像系統(UVP ChemStudio)暨蛋白質分析儀(ELISA reader) 
0517 結合CLC與IPA分析差異表達基因及路徑 : 以老鼠大腦在懷孕期間的基因動態變化為例 

研究新知課程:課程網路報名

0518 無與倫比的免疫螢光染色與3D影像分析技術- 細胞螢光影像於3D model與藥物開發的應用(Life EVOS M7000)
0526 超低壓細胞分選儀與影像式流式細胞分析儀之研究與應用
0530 海馬生物能量儀96孔高通量分析儀之介紹與應用

歡迎您訂閱共同研究室電子報以收取儀器訓練與研究新知課程講習相關資訊 。

 TOP  


為持續提供優質之研究服務,便於日後聘用專職技術人員、購置新儀器、現有儀器汰舊換新與維護保養等等,敬請於使用共同研究室資源並發表論文時,於論文致謝(Acknowledgement)處加入致謝共同研究室之文句,並於論文發表時通知共同研究室管理人員。致謝文句請依實際使用情形書寫,或請參考以下範例:We thank the staff of the Core Labs, Department of Medical Researc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for technical support.
 

113                                                                                                                                                                                                        MAY.10.2023